《了凡四训》批判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了凡四训》批判
0

前言

本文的写作主旨,就是运用历史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抓捕《了凡四训》刻意编造、虚假写作的痕迹。长期以来,世人多被《了凡四训》那种赌咒发誓、涕泪俱下的文风所迷惑,未能看清其中的虚构、夸张成分,诚为一大憾事。为校正这一弊端,笔者特意考证《了凡四训》背景故事的真伪。

《了凡四训》批判

《了凡四训》被视为一部劝善的书,所谓善书,应该建立在“真”的基础上。如果没有了真,也就没有了善。这个问题,才是有关《了凡四训》最根本的问题。

所以,《了凡四训》是否建立在真诚写作的基础上,实乃有关《了凡四训》的第一问题,急需考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只用实用主义的观点去考虑“《了凡四训》能给本地带来多少旅游收入”“《了凡四训》作为企业文化能同化多少员工”“《了凡四训》能为佛教的世俗化发挥多少作用”无疑是非常浅薄的,犹如未站而先跑,未羽而先飞,不足为训。


1、袁了凡其人

袁了凡的一生很复杂,理解袁了凡,仅仅依靠百度资料和宣传《了凡四训》的小册子是不够的。在此,笔者补充一些不为大众所知的深度资料。

资料1:袁了凡是个小说家,编故事很有一套。有学者考证,《七十二朝人物演义》的作者就是袁了凡。而且,更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找不出能否定袁了凡是《七十二朝人物演义》作者的证据,每有新的发现,《七十二朝人物演义》的作者总是指向袁了凡。

除此之外,袁了凡还写过短篇小说《袁了凡斩蛟记》,幻想自己诱杀了日本首脑丰臣秀吉,功成之后,成仙而去。

试想,在讲授《了凡四训》之前,先介绍说,作者是个喜欢编造故事的小说家------------试问,岂不对《了凡四训》的真实性起到了强烈的颠覆效果?

我在大学校园里讲《了凡四训》就是按照这种步骤来讲的,第一步,作者介绍,袁了凡是个编故事的小说家。为什么《了凡四训》中那个孔先生的故事古古怪怪的,从袁了凡写小说虚构的角度就好理解了。

资料2:袁了凡是一名间谍。在朝鲜战场上,经过平壤大捷、碧蹄馆之战之后,大明朝的国力不继了,兵员和后勤补给都遇到了困难。在收复汉城之前,袁了凡提出了用间。这一场反间计由袁了凡主持,向日军阵营传播大明不惜一切代价增兵等假消息,结果唬住了日本人,加速了日军后撤的步伐。明军以较小的代价收复汉城,其中有袁了凡投身于谍战的一份功劳。

袁了凡的间谍生涯,对于国家是好事,对于《了凡四训》的受众来说,却是一个抹不掉的心理疙瘩。读者不免会想到你袁了凡既然能在朝鲜战场上骗人不眨眼,难道就不会在写作时兴之所至,给我们读者耍心计,转弯弯?难道你写《了凡四训》的时候,不会跟你儿子来个“善意的谎言”,用谎言激发儿子天天向上?就算是退一万步,姑且认定《了凡四训》里的故事是真的,那么像袁了凡这样一个训练有素的间谍头子,在自己的道德著作里哭着喊着自己多么虔诚,多么淳朴,多么笃实,这也总是不完美的,因为他有撒谎的前科。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一旦说谎成了习性,那是很难改回来的。

资料3:袁了凡性格轻浮。性格轻浮的人,不持重,喜欢逞能,喜欢大肆地表现自己,这样的人,写作态度就不怎么端正,喜欢歪曲事实,抬高自己。关于袁了凡性格轻浮,我用两件事证明。

第一,袁了凡在朝鲜战场上对日作战不积极,急于和日本人讲和,主张封贡(封,就是册封日本;贡,就是准许日本每年数次到大明入贡,这等于给了日本以骚扰中国国土的机会,所以当时的万历皇帝非常排斥日本入贡)。万历年间的朝鲜壬辰战争有一个不同于其他战争的特点,就是中、日双方的前线将领多数都有妥协的意愿,违背了最高统治者的要求,企图私下媾和。前线将领一边媾和,一边在某种程度上忽悠自己一方的最高统治者。然而,当时中国的最高层万历皇帝和日本的最高层丰臣秀吉都是不好骗的强权人物,主和派极有可能遭到严厉的问责。袁了凡因为主和过度、表达求和的愿望过于强烈,第一个被问责且被革职。在朝鲜的中国将领很多都是主和的,结果却首先拿袁了凡开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袁了凡性格轻浮,不谨慎,越出自己的身份大谈求和的好处,落下了很多把柄。因此,在万历皇帝的问责下,袁了凡的上级宋应昌只好牺牲一个性格轻浮、留下把柄最多的人,借以平息事端,最后宋应昌选择了牺牲袁了凡,保全其他人。由此可见,袁了凡折戟于朝鲜战场实乃他轻浮的性格所致。

第二,袁了凡在朝鲜期间,插手朝鲜的科举考试,在试题上做文章,打击朝鲜崇仰程朱理学的传统,换之以他本人喜欢的陆王心学之类的题目,惹起了公愤。朝鲜国一向有自己的惯例和传统,袁了凡强行把自己的喜好强加于朝鲜科举选拔之上,闹出了跨国纠纷,可谓无事找事,意气逞能。更何况是战争期间,维稳还来不及,最明智的做法是遵循朝鲜传统,依例而行,此时的他倒有精力、有兴致去打击学术路线不同的朝鲜士子,其性格的轻浮、浅薄真是非同寻常。

通过以上事件,可以看出袁了凡的性格真的是非常轻浮,爱撒谎而且爱逞能,这种人写的《了凡四训》是不可相信的。

2、拉帮结派

在朝鲜战场上,袁了凡和主将李如松交恶。最后弄到李如松弹劾袁了凡的地步。再加上老上级宋应昌对袁了凡的前景不看好,主动切割了袁了凡,袁了凡的官宦生涯结束。

袁了凡一生都对李如松耿耿于怀。他既不情愿、也不敢把怨气发泄到宋应昌身上。他如果抨击宋应昌背后插刀,会显得自己问题更大,会暴露自己很不会做人,还会让后人看清自己拉帮结派的行径。

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对待袁了凡和李如松矛盾,不能只怪一个。现在的网络资料,涉及到这个问题,都是顺着袁了凡的意见丑化李如松的。笔者决定在这个问题上替苦孩子李如松出头,也说一说袁了凡在朝鲜战场上的过失。

袁了凡这个人,除了性格轻浮之外,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喜欢拉帮结派。当时朝鲜战场上的中国官兵分成南北两派,袁了凡是南方人,当然是南派的,李如松是北派的。万历皇帝的总体思路是让南北相互牵制,袁了凡的权力也不小,参与负责计功。袁了凡总是想法设法给南方的将领多记功。平壤大捷,李如松功劳最大,但是在南方官员的压制下,被迫将功劳平分。收复汉城,李如松被记为第二功,首功被宋应昌抢走。李如松被压制,根源在身为南派的经略宋应昌身上。宋、李关系紧张,相互打压,而袁了凡完全替宋应昌打助攻,帮助宋应昌压制李如松,李如松怒而弹劾袁了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袁了凡完全讨好、听命于宋应昌,没有顾全大局,也没有做出适当的平衡。

从自己长久的利益考虑,袁了凡应该适当平衡南北关系才是上策,一味拉帮结派,行迹容易暴露,让自己变成出头鸟。但是袁了凡做不到,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陷得太深,他本身就是靠“非常手段”才进入兵部的,他在兵部的职务来路不正。为了回报提拔自己的人,他要为小集团打头阵。

3、官迷袁了凡

袁了凡在兵部的官职,是他拉关系跑出来的。他本来是宝坻知县,职务跟兵部风马牛不相及。河北宝坻近于京师,万历年间的宝坻知县袁了凡根本没有什么剿贼、平叛的机会。既然没有这方面的政绩,年龄又大,袁了凡为什么偏偏要汲汲于“跨越式发展”,跨越到兵部去呢?

是他在军事方面的才干很大,兵部急需要用他吗?不!袁了凡初进兵部的身份是“添注主事”,所谓“添注”,就是编外人员。这说明袁了凡在军事方面并没有显著的成绩,进入兵部,他名不正言不顺,只能以编外人员的身份先寄放到那儿。然后图谋的就是等前面的人员开缺了,他再成为正式编内人员。

这不就是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走后门吗?这是袁了凡履历上的一个污点。为此,袁了凡受到了给事中李汝华的弹劾。

袁了凡幕后的提携之人玩“添注”就是为了帮袁了凡升官,这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事实。袁了凡如果不拉帮结派、积极活动,也受不到这样的额外待遇。

袁了凡拉帮结派还是有点小资本的。袁了凡的科考名籍在吴江,本地连同周边的地区都是科考出人才最多的地方,这给了袁了凡积极活动的空间。

袁了凡的官宦生涯很短,前后只有五年,兵部官员生涯只有一年。这跟他过于投机谋求升官有密切关系。以袁了凡的才干,继续做知县等文官,他的官宦生涯是可控的。可是一旦进了兵部,更多的不可控因素,把他击倒了。

袁了凡把官爵品秩问题看得太重,他在做出了一些政绩的同时,也是一个官迷。

“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此话果然不假。袁了凡不满足于当知县的命,结果撑爆。

4、袁了凡给李如松挖的坑

袁了凡下野以后,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依托于吴江、嘉善的地方官员、乡绅及名流,他开始关照身后事,营造舆论,为自己留下好名声,对李如松进行诋毁。依靠地缘关系建立的文人小圈子就是袁了凡的资源。《嘉善县志》、《吴江县志》里面都有袁了凡的传记,《吴江县志》里的袁了凡传记又被列入《袁氏家乘》,后来清代彭绍升又以此为依据,整理了一篇《袁了凡居士传》。不知不觉,袁了凡准备的舆论工具流传开来,对李如松的诋毁逐渐扩散,开花结果了。

现在的百度资料就是以《吴江县志卷二十八·名臣袁黄》和《袁了凡居士传》为依据整理的。

请看这一段:

提督李如松掌握兵权,假装赐给高官俸禄与日寇谈和,日寇信以为真,没有设防;李如松发动突击,攻破形势险要的平壤,因而打败了日寇。

了凡先生因为这件事当面指责李如松,不应用诡诈的手段对付日寇,这样有损大明朝的国威;而且李如松手下的士兵随便杀害百姓,并以头来记功。了凡向李如松据理力争,李如松发怒;不但不接受劝诫,反而独自带着军队东走,使得了凡所率领的军队孤立无援。日寇因而乘机攻击了凡的军队,幸赖了凡机智应对,将日寇击退。后因朝廷内部斗争,了凡被迫停职返乡。

这些内容,在《吴江县志卷二十八·名臣袁黄》和《袁了凡居士传》里面,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原文。这些文字,都是袁了凡的亲友团写的,盲目相信以上资料,只能是偏听偏信。慈禧的亲人们不是也写了很多关于慈禧的文章,总是夸慈禧很善良很慈祥。只是这样的文章,能登上大雅之堂吗?

更客观的态度,是要参考一下《明史》《朝鲜国史》和其他资料。

以上资料,对李如松的指责有三点:

1、假和谈,用诡诈的手段袭取平壤。

2、杀害百姓,用朝鲜当地百姓的头颅冒领军功。

3、企图借日本人之手杀害袁了凡。

首先来看第一点,此事有之。《明朝那些事儿》里面写道,李如松根本没有把日寇当人看,一向对他们不讲信用。当时的明朝官员,上上下下,对日本人都是这个态度。这种拿日本人当禽兽对待的做派,首先是袁了凡的恩主宋应昌挑起来的。宋应昌派遣沈惟敬跟日本人假和谈,拖住了日本人数月,然后大举进攻。整个大明朝官员都在骗日寇,李如松只不过是其中一个环节。李如松如果不去骗,前面各级官员为迷惑日寇而付出的辛苦劳动就要浪费了。袁了凡如果看不惯,首先应该弹劾宋应昌,弹劾大明朝的思想体系,为什么单单挑李如松的错?跳过宋应昌而剑指李如松,暴露了袁了凡结党营私。

关于杀害百姓,用头颅冒功,笔者不为李如松做太多的辩护。李如松有他的缺点,比如不守信用、喜怒无常等。辽东铁骑的纪律比不上戚家军,但相对还算较为严明。战乱时期,难以杜绝军队扰民害民,换成袁了凡当提督,他也杜绝不了。关于贪求、搜集首级的事,袁了凡本人也在做。为了给自己的派系多记功,袁了凡多方面搜罗首级,甚至去压迫朝鲜官员,让对方将斩获的首级转让给自己。结果这一劣行被记入朝鲜国史(参见《李朝实录·卷三六,宣祖二十六年三月丙子条》)。袁了凡自己在首级问题上不干净,倒好意思要求李如松部下都要一清二白。李如松将军碰见袁了凡,算是倒了八辈子楣。

第三条,指责李如松玩借刀杀人清理袁了凡更是一个巨大的谎言。明军跨过鸭绿江的时候,朝鲜几乎全部国土沦亡。幸赖李如松指挥得当,收复平壤。平壤城是明军的大后方,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李如松加固平壤的防守还来不及,又怎会放手让日军进攻平壤?平壤收复后,李如松南下追击日军,此时若平壤失守,李如松大军就没了退路,面临被包饺子的危险,李如松又怎么会为了惩治一个袁了凡,而牺牲整个平壤城?笔者查阅了各方面的资料,都没有找到平壤光复之后不久,还有一场平壤保卫战。唯独袁了凡亲友团写的文章,咬定袁了凡指挥平壤保卫战不放。《吴江县志卷二十八·名臣袁黄》是这样描写的:“如松大恨,与赞画刘中郎黄裳比而媒孽其短,乃自引兵东,不畀一卒,倭酋清正来袭,黄率麾下及朝鲜兵三千击却之。”这一处史料特意指出了袭击平壤的日军将领是加藤清正。然而遍览《加藤清正传》,却根本无此一事。《加藤清正传》载:文禄二年,大明将李如松受平倭提督号,将辽东四万骑往救朝鲜。行长与之战,大溃,日军震惊,皆返王京。清正畏道绝,亦走。于是朝鲜半壁皆复。这里交待得很清楚:李如松收复平壤后,加藤清正怕成为孤军,逃回汉城去了,又怎么会乾坤大挪移出现在平壤?袁了凡的亲友团们真不是白给,很能揣摩袁了凡本人的意图,对李如松大加污蔑,对袁了凡极力美化。只是可惜,跟《明史》等各种资料根本对不上号。

了凡教徒们“只管家法,不问国史”的做法真牛逼,了凡先生要是生前早知道身后能有这样一群牛哄哄吊炸天的学生,就不用写《评注八代文宗》这样的小玩意了,他应该收集童谣,自己画《推背图》。

袁了凡的粉丝们,请看看《明史》吧,不能老在《了凡四训》和《居士传》里面打转。至于《李朝实录》,就暂不向你们推荐了,因为在朝鲜史料里面,袁了凡的形象实在是猥琐不堪。袁了凡力主和日本和谈,当时条件下,对日和谈就意味着要卖掉朝鲜的半壁江山,朝鲜国王和臣民对袁了凡恨之入骨,没有好语。

与袁了凡反目五年后,李如松为国战死。袁了凡及其亲友团欺负死人不会说话,对李如松不断污蔑。

5、袁耶稣遇保罗

时至今天,《了凡四训》不但没有受到应有的检验,反而迎来了一个强有力的推手——净空法师。净空法师的加入,让本来混沌不明的《了凡四训》更加混乱,彻底变成了一盘乱棋。

净空的“贡献”,就在于把《了凡四训》变成了传销,把袁了凡顶礼膜拜成改造命运的伟大成功者,在中国整合出了一个盲目崇拜袁了凡的袁了凡教。

可以说,净空就是袁了凡的保罗。

净空及其后学们宣称“要把《了凡四训》当成真经来读”,如此论调,相当于要把袁了凡奉为菩萨。

净空的成功,在于他深刻地体会到中国的一些小领导、小企业主渴望控制下级员工的思想,希望以微成本快速实现对员工的奴役。所谓“攻心为上”,最理想的做法当然是直接奴化员工的心灵,植入奴性,让他们养成跪拜和愧疚的习性。《了凡四训》那种赌咒发誓、痛哭流涕的古怪文风很适合净空需要,也很适合部分小领导和小企业主的需要,净空派系和小领导们相互勾结,于是《了凡四训》被做成企业文化推广开来。

对员工,明明是欺骗和奴役,偏要说“我来帮你改变命运”。《了凡四训》这种破烂文章真能帮人改变命运吗?如果你了解袁了凡一家悲惨的遭遇,就不会这样说了!

6、请正视袁了凡家庭的悲惨遭遇

其实袁了凡和家人们的遭遇一直都很悲惨。哪怕他行了功过格之后,悲惨事件也一直存在。这些不幸的遭遇都被推广《了凡四训》的人过滤掉了。

根据袁了凡墓碑,袁了凡的原配是高氏,后来又有继室沈氏。袁了凡的儿子为继室沈氏所出。那么原配高氏的下落如何呢?缺少记载。想来袁了凡本人也不愿意记载。高氏究竟是早早去世了,还是被袁了凡休掉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是一段悲惨的遭遇。高氏这名女子,不但下落不明,而且没有得到过天伦之乐,而且还是袁了凡的体质问题,不能让原配妻子生育。袁了凡在谈到生儿子的问题时,总是沾沾自喜,自炫其技,从不见一丝惭愧心。不论是发妻早亡还是被休掉,这都足以证明袁了凡的命格是一个矬人。而且,命中有两妻,原配妻子跟自己缘浅,这绝对是袁了凡一生中的大事件,其重要性,起码也要比袁了凡考试得第几名重要,也比袁了凡什么时候入贡重要。但是,恰恰就这么个大事,《了凡四训》文中那个善于推命的孔先生(形象)却没有对袁了凡提起。如果孔先生真像袁了凡记载的一样应验如神,能准确的测出袁了凡在入贡之前具体消耗几斤几两米,难道就不会在意袁了凡的原配妻子嘎嘣出了事?可见袁了凡在写《了凡四训》的时候,是刻意不提原妻不幸这件事。袁了凡的家庭,一直就是事故和悲剧不断的!想真正改造命运?他没那本事!

发妻的不幸遭遇会妨碍袁了凡大肆唱“命自我立”、“改造命运”的高调,所以袁了凡从不提起。

我们再来看袁了凡的儿子袁俨的一生命运。袁俨44岁中进士,46岁而卒,是一个短寿之人。袁了凡在《了凡四训》里对儿子讲:“尔之命未可知也”,确实是“尔之命未可知也”,因为命很差,知道还不如不知道!要知道袁俨是什么身份,那可是《了凡四训》的第一个学习者,被袁了凡耳提面命学习《了凡四训》的人。袁俨学习的《了凡四训》,那可是真人版的《了凡四训》,原创版的《了凡四训》,为什么,效果那么差?《了凡四训》到底是减损了袁俨的寿命还是根本就无用?

不要说袁俨是为国尽忠而死所以是《了凡四训》的最好注脚之类的话。苏武牧羊也是为国尽忠,比《了凡四训》更高大上。之所以《了凡四训》比苏武牧羊更有吸引力,就是因为《了凡四训》比苏武牧羊承诺了更多的东西,其中含有个人的福报。一个人要是没有对于福报的贪心,那就干脆苏武牧羊好了,干什么要关注《了凡四训》?咱们中国现在有袁了凡教,却没有苏武牧羊教,还不是因为《了凡四训》中有种种关于福报的承诺,利用袁了凡讲授的技术,可以和神灵做交易?

推广《了凡四训》的人,当然也要隐匿起袁俨短寿这个事实,而片面宣传袁俨中了进士这个短暂的片花。看看百度资料里对于袁俨的介绍——

他们的儿子袁俨,后来中了进士,最后以广东省高要县的县长退休。

这种介绍,就是利用文字陷阱,故意欺瞒读者,让读者误以为福禄康寿永远在伴随着袁了凡的家人。而所谓的“退休”,就是英年早逝。

无论是袁了凡,还是袁俨,他们的水平和境界,都不可能高于孔子和颜回。孔、颜二位圣人面对命运的安排尚且哀叹,袁了凡又为何独能超脱,向世人传授改造命运的宝典?说到底,也不过是吹嘘、浮夸而已。

袁了凡家的一串串悲惨家事,也只是对于悲惨命运的一串串逆来顺受,不过是另一个版本的苏武牧羊而已。或者说,《了凡四训》只不过是一剧吹牛版的苏武牧羊。比一比,看一看,大家都是衰人。

初接触《了凡四训》的人,不管你对《四训》的印象如何,第一要务,是要争取一个对《了凡四训》前前后后的整体的知情权。最好不要被人蒙蔽着学东西,对于事物整体性的知情权,非常重要。

咱们中国人有个缺点,就是群体性地疯抢漂亮话、正确的话,不管自己是个啥身份,自己讲这段话合适不合适,一窝疯抢。孝敬父母,尊敬领导,回报社会,这样的话被疯抢。幸亏佛祖当年制定了一套制度,讲经说法需要身份,需要一个自身清净的保证,这才没有人跑去疯抢《法华经》、《金刚经》的讲解。不然,大家就等着看好戏吧,说不定你就能看到刚从监狱里出来的人哭着讲《法华经》。这些喜欢抢“光明话语”的人,是非常痛恨本人所说的“整体知情权”的,他们更喜欢前前后后啥都不管,忽然摘出来一个章句(漂亮话)哭半天。你要求把来龙去脉、前前后后讲清楚,他就没法煽情了,也没法哭了,课也讲不成了。

所以啊,这批喜欢抢话说的人,是非常不愿意讲知情权的,他们需要和正在做的,就是把整体打碎、变形、隐匿、歪曲,让听众永远不知道真相。

袁了凡的儿子为何短寿?袁了凡的原配夫人下落如何?袁了凡家庭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幸事件?你看,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根本就没人管。除了我来整理,别人谁也不整理,因为他们都在忙着抢漂亮话说。为了抢漂亮话方便,越没有整体观念越好,越远离事实的真相越好。这就是当今推广《了凡四训》的人的内心诉求。

7、撕开《了凡四训》的逻辑链

本人曾经短暂迷糊:净空法师是怎么瞄准袁了凡的?袁了凡本身是个多才多艺的才子,喜欢炫耀卖弄,为文轻浮。净空最痛恨的不是这种人吗?喜欢写小说编故事的袁了凡要可以,那唐伯虎也可以,冯梦龙也可以,写《莺莺传》的元稹也可以,……为什么必须是了凡?

纸里包不住火,把一个才情飞扬的才子包装成一个厚重笃实的君子有多难哪?

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原来中国人多数都只管抢漂亮话说,为抢漂亮话本身而拼命感动,一般不去管前前后后。

《了凡四训》是抢漂亮话的典范,这本身就足够让一部分人感动的了。

作者写作态度轻浮,没关系!只要他把漂亮话抢到手就行了。

他写的那些文字,违背逻辑,纰漏叠出,胡乱编造,前后矛盾,虚浮卖弄,无限自恋,简直是在侮辱读者的智商。

随便举几个例子,演示一下,可轻易撕开《了凡四训》的逻辑链。

逻辑断裂1:

自此以后,凡遇考校,其名数先后,皆不出孔公所悬定者。独算余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及食米七十一石,屠宗师即批准补贡,余窃疑之。后果为署印杨公所驳,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师见余场中备卷,叹曰:“五策,即五篇奏议也,岂可使博洽淹贯之儒,老于窗下乎!”遂依县申文准贡。

这段文字,尽显小说家的风采。一个人如果爱虚构故事那是有瘾的,此刻袁了凡已经忘记这是在写善书还是在写小说了。请问,你的老师殷秋溟复查你的卷子,叹口气或者说句话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如果当时你在场,一点也不回避,这不就成了师生联合作弊了吗?如果你不在场,又如何得知你老师说了这番话?

如果说,是事后老师转告你的,那就更有问题了。你有必要、好意思把一句恭维话当成原景记录下来吗?你怎么能确定“博洽淹贯之儒”不是一句简单的恭维话,而是殷秋溟原本本在第一场合就是这样说的?就好像,我办公室的女同事夸我:“你真是个好男人,要是俺还没结婚,一准要嫁给你。”我难道还真好意思把这句话当成女同事心灵的呼声记录下来供人传阅?

此处败笔,可见袁了凡的文字功力真是堪忧。只顾着借他人之口赞扬自己,用力过猛,弄出了一个大漏洞。

他如果不是那么急于自恋、自夸的话,本来是可以自圆其说的。其实他应该这样写:

殷秋溟宗师见余场中备卷,异而擢之,申文准贡。

这样写才是老老实实的、正当的写作态度。

没必要在此大肆渲染,什么“五篇奏议也”,什么“博洽淹贯之儒”,加入强烈的个人抒情色彩。因为,这是客观事实决定了的。客观事实就是,袁了凡的卷子是争议卷,是末卷,这个时候,还不是争脸的时候,一味地强颜抗辩“我非常牛”只能越描越黑。

由此可见,袁了凡不太会写文章,他只是自觉文章写得好,缺乏自知之明,经常弄出一些自黑、乌龙的春秋笔法。

文章千古事,不得不谨慎哪。即便是勉强中了进士,如果毛病改不了,也会被后人耻笑。袁了凡此“软文”当为后来者戒。

袁了凡的文章通常都是缺乏逻辑的。我们再来看另一处逻辑问题:

逻辑断裂2

读《了凡四训》,我们可以感知到袁了凡求子的艰难。在《了凡四训》中,袁了凡故作聪明,曲意掩盖求子的艰难,写到庚辰年(1580)发了求子愿,辛巳年(1581)得子。可实际上哪有这么简单。袁了凡自从得了云谷禅师的心法之后,己巳年,发愿,先求登科,在“登科”这个愿望不能兑现的时候,“求子”愿不能做仪轨,只好悬在一旁。十来年就这样晃过去了,“登科”愿终于兑现了一半,中了举人,还缺进士。这个时候,了凡先生再也无法一根筋耗下去,转而再去做求子的仪轨,次年得子,得子之年已49岁。

这么差的战绩!竟然被袁了凡美化得像一朵花似的。对于袁了凡曲意掩盖、自夸功德的文字,我实在是无语了。

请问,你袁了凡首次发愿以三千善功换求登科,“登科”不就包含进士科吗?为什么被平白无故地打了个折,登科过程被迫分成两段,中间还插了一段求子?

其实袁了凡首次发愿求的“登科”就包括进士。拼了十来年后,进士不得,儿子也没有,然后不得不暂时收起“登科”愿,再去发“求子”愿。此时可见袁了凡的狼狈。

事情原原本本就是这样,可是在袁了凡写来却非常神奇。读者读起来会感觉到袁了凡很厉害,感应迅速啊!头年发愿,次年就得子了呀。可是这里却潜伏着一个问题——袁了凡为什么把求子愿放在后面,被登科愿一年年压着?连发愿求子一直都没有机会,被压得十来年不能发求子愿,如此而论,袁了凡跟云谷禅师学来的立命之法,练了十来年的功力,都不能同时并举两个愿。等袁了凡为求子愿而努力的时候,登科愿就熄火了。考功名耽误了生儿子,生儿子也耽误考功名,如此而论,这种方法不但不是好方法,反而具有倒扣机制了。

对,就是倒扣机制!在《了凡四训》的安排下,一旦发了愿,这个愿望就会占据极大的空间,会将其他愿望挤兑得无法实现。如果你再不警惕不精进,一个愿望满不了,其他的愿望都被无限期搁置。这岂不是很可怕?

更可怕的是,如果你有数个目标需要完成,A、B、C……你根本不知道每个愿需要多少善功才能圆满。打个形象的比喻来说,造成你没有A、B、C……的业力就像是数个坑,你根本不知道每个坑有多深。而开始阶段,A、B、C……又不能并举,你要选一个坑用善功去填坑。万一你选了一个最深的坑,这个坑格外吃功德,另外的坑很可能连被填的机会都没有了。A、B、C……坑不一样深,你先选哪个,如同赌博。

这种操作方式本来就算建立在“不知道”的基础之上的。袁了凡发愿以三千善行换登科,只能是一厢情愿,他根本不知道三千善行够不够填满这个坑。所以后来不得不又增加了一万善行。

更诡异的是,这些是他本来命里就有的东西,做功德不过是想快一点拿到而已,用了一万三千善行去催发,反而越催越慢了(倒扣机制)。根据袁了凡自己的预设(也就是他通过孔先生之口说出来的),袁了凡50岁之前,当为四川一县令。由此反推,袁了凡50岁之前当登科。如果袁了凡不登科直接入仕,那就更厉害了,这叫“异路功名”,是天下少数奇人异士才有的待遇,比登科更耀眼。但是,袁了凡行了功过格之后,功名反而更迟滞了,根据《袁了凡年谱》,袁了凡授宝坻知县的时候,已经56岁了。本来命里就有的东西,做功德还给催慢了6年多,这叫啥“改变命运的好方法”?

至于“不求自得”,更是自黑。他想要速得功名,结果催慢了,南辕北辙。没有求寿元,反而增加了寿元。本有的好处被变慢,没求的来了,那你当初求它干啥呢?

写到这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了凡四训》介绍的改命的方法完全是没有智能的。要求把自己做的功德回向到自己预定的需要上,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智能。而袁了凡的改命实践违反了这个最基本的智能,这让学习《了凡四训》的人如何操作?如果像《了凡四训》那样捉摸不定地改命,连回向到哪儿都不能把握,功德在回向之路上常常窜道而行,那写给佛菩萨、天神们的条疏不就成了废纸了吗?我扯东,佛菩萨扯西;我求东,佛菩萨应西。这还叫什么“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应该叫“求富贵得长寿,求长寿得男女,求男女得富贵”才对。

一点也没有智能的东西,怎么能改变命运呢?就好像,你好不容易才见到皇帝,却像个白痴一样乱说话,说错话,又怎么能感染皇帝达成心中所想呢?

袁了凡的文风就是如此诡异,不讲逻辑,把坏的说成好的,把正的说成反的,颠倒黑白。第一次发愿求登科,明明没有满愿,他偏要宣称满愿了。众人皆知,所谓满愿不满愿,主要指的是结果。求登科奋战了十来年,结果不能完全兑现,怎么能称是满愿了呢?这时候袁了凡就偷换概念,把“登科”愿换成自愿做三千善行的愿,如此论满愿。这样忽悠读者,袁了凡你心里过得去?如果“登科”愿真的满愿了,后来又为什么再发进士愿?如此游戏文字,自欺欺人,真乃妄语之人。

逻辑断裂3

《了凡四训》里那个孔先生的故事,也是袁了凡编造的。不过,他编故事的水平很拙劣,留下了很多漏洞。

《了凡四训》在世俗中显得崇高,主要是因为突破了命定论。根据《了凡四训》的文字记载,因为孔先生算命算的准,所以拘住了袁了凡,让袁了凡产生了定数之外万事莫能为的思想。原来袁了凡的命定论是因为孔先生算命产生的。根据袁了凡的思路,孔先生的卦越准,袁了凡就越消极。

可是请问,孔先生跟袁了凡见面之后,一出手就改变了袁了凡的命运,把袁了凡从一个医学爱好者拉上了举业之路,这是命定论的节奏么?这叫对命运的突破好不好。

孔先生指点袁了凡,正是因为命运的捉摸不定,可以改变,所以才有指点的价值。如果孔先生也认为一切都是命定,那还跟袁了凡多话干什么呢?

孔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学术风格和行事风格,明明就不是命定论这一路的。那你袁了凡怎么就被孔先生算命给激发出了命定论呢?更何况,你还是孔先生选中的《邵子皇极数》传人,你老师的学术风格,你不会不知道吧。

根据《云南县志》,历史上的那个孔先生,曾经准确地算准了友人李贽房屋倒塌的时间,留下重大嘱托,让自己的儿子在算定的时间拜访李贽,李贽出迎时分房梁折断,孔先生就这样改变了李贽的命运。由此可见,孔先生本身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改命专家,喜欢介入和改变。到了《了凡四训》作者笔下,却变成一个拘束他人命运的人了。

以上逻辑硬伤,说明袁了凡并不了解孔先生,更不会是孔先生选中的衣钵传人。关于孔先生的故事,是袁了凡用小说笔法编造出来忽悠人的。

冒充自己是《邵子皇极数》的传人,同时还歪曲孔先生的学术风格,这已经属于严重的文品不端和学术不端了,我批判《了凡四训》的重要原因,在此。

8、《了凡四训》背后的美人计

肤浅的人,看文章不是为了看文章,是看风景。

对他们来说,文章的真假好坏无所谓啦,只要你能在文章的外围给他弄出一点风景来,他就大声叫好。

多数中国人有一个重大的思维缺陷,总是认为立言是立德和立功之末,不把立言当成一个独立的学科看。

他们盲目地认为:一个已经立德、立功的人,说出的话和写下的文字是绝对不会差的。可以拿出去传檄四方,当经典,当教材,供万众膜拜。他们认为,立德至高无上,就像是太阳,立言就像光芒。只要太阳不发生妖变,射出去的光芒永远是明亮的、温暖的、漂亮的。

这是一种错觉。

其实问题恰恰是,立德和立言是两个世界。立言甚至比立德更难。某些在德行上有些建树的人,根本就立不了言。不求立言还好,他们一旦立言,就进入虚伪和欺骗状态,连立德也保不住了。

抛开《了凡四训》的文理不论,袁了凡的履历当真不错,他勤政爱民、念佛吃素,在朝鲜战场上也有功勋,他一生有着良好的政治践行(跑官除外)和宗教践行,给人的感觉仿佛就是:袁了凡写的文章是绝对不会差的,一定可以当成经典来崇拜。

然而事实证明,这种联想,是恰恰要不得的。一个勤政爱民的人,写作态度未必真诚;一个吃斋念佛的人,未必对文章事业有真正的敬意。立德和立言要分开论,不能腻在一块。文章有文章的检验方式,不能说,因为这个人吃斋念佛,行功过格,头上还有一顶官帽,这个人的文章就好。

如果说,不讲逻辑,不就文章论文章本身,而是用袁了凡身上的几个漂亮指数(政治践行、宗教践行、立功边疆、朋友圈强大)来烘托、来影射《了凡四训》多么好,这种做法就类似于玩阴谋了,美人计不正是这样做的么?美人计就是利用人的联想心理,让人想到,这个女人的外形这么美丽圣洁,心肠一定也坏不到哪儿去。

净空法师等人推行《了凡四训》,岂不也是这种类似于美人计的手段。他利用袁了凡的几个漂亮指数,不停地向你提醒:袁了凡是个官儿呀!袁了凡长期持咒和吃素很了不起呀!袁了凡做官的名声好啊!袁了凡去过朝鲜战场啊!袁了凡受过戚继光的指点啊!袁了凡的交际圈牛啊,跟莲池大师交往多多啊!袁了凡在日本影响很大呀!就这样对你不停地暗示,不停地影射,让你联想到《了凡四训》一定是真的好。当受众们靠着联想来接受事物,而不是就文字论文字的时候,就是他们精神沦陷被奴役的时候。

从这个角度来看,《了凡四训》就是净空等人手中向外出售的美人,推广《了凡四训》就是一场美人计。《了凡四训》的几个外围指数确实漂亮,如果把《了凡四训》和《阴律无情》、《遇灶神记》拿来对比一下,《了凡四训》算是大美女,《阴律无情》和《遇灶神记》的作者籍籍无名,对读者一味恐吓,在《了凡四训》面前,只能算姿色平庸。从这个角度来比较,《了凡四训》自然而然是劝善书中的老大,格外受人追捧。

但是归根结底,不管怎么包装,外围指数怎么也包办不了内在品质,《了凡四训》依然是一部文理不通、逻辑混乱、胡编乱造、充满妄语的劣质之作。

9、《了凡四训》推行过程中政府职能的缺位

在《了凡四训》的推行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没有做到有效监督,对《了凡四训》的评定也很模糊,这给了无限拔高《了凡四训》的人以可乘之机,这些人利用《了凡四训》对民众进行愚弄和奴役,用《了凡四训》捆绑着初学“国学”“传统文化”的人打义工,用《了凡四训》帮助一些小企业主搞“企业文化”,让员工放弃自己的本位,成为不会思考的奴隶。凡此种种,影响恶劣。

首先,有一点需要进一步明确,就是政府宣传表彰袁了凡和某些推广《了凡四训》的人宣传袁了凡,内容和角度都是不一样的,其中有本质区别。

政府表彰袁了凡,表彰的是袁了凡勤政爱民、廉洁奉公、立功边塞等品行,一言以蔽之,这叫良好的政治践行。政府绝不会表彰袁了凡虚假写作、欺骗后人。表扬袁了凡其人的界限在哪里,一定要做到十分明确,这是政府的责任。如果界限不明确,被一些别有用心、搞奴化教育的人胡乱借位,随意借力,结果必定会影响政府的形象。

不要小看“宣传角度不同”这个问题。有时候宣传角度比宣传对象更致命。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宣传的对象并不是终端,依照特定的角度体现出的品质才是终端。像净空法师那样用顶礼膜拜的方式推广《了凡四训》,就等于把政府表彰袁了凡的终端意图给破坏了。

作为政府,为了澄清表扬袁了凡的边界在哪里,阻止一些势力对袁了凡没边没界的歌颂,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对袁了凡做一个整体性的评判,可明确批评袁了凡一些不好的方面(爱逞能、爱撒谎、在官场和科场拉帮结派、虚假写作、文笔轻浮、逻辑不通),如此,可以让净空那样的“民间教育家”彻底借不上政府之力,足以收到泾渭分明之效。

结束语

袁了凡及其著作《了凡四训》是两个很复杂的符号。就袁了凡来说,他一生充满着与众不同的政治践行、宗教践行和文字著述践行,在政治践行和宗教践行的掩盖下,袁了凡的文字质量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检验,《了凡四训》的虚假写作一直也没有受到应有的批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按照“今古文尚书”这一题目的论战标准来对待《了凡四训》,就是要动真格的,《了凡四训》的价值究竟会跌落多少?所谓“一分为二”、“批判地吸收”不应当被当成口头禅和空话,更不应当对于《了凡四训》例外。从宗教修行的角度来说,《了凡四训》充满了编造和妄语,这类文字如果混入宗教经典,会构成对佛学经典的亵渎。那种“要把《了凡四训》当成真经来读”的说法,从此可以休矣。

周神松
周神松老师,笔名:洪秀全 【取名服务微信号:zsshxq】 毕业于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硕士学位。 著有《神松姓名学》、《中国姓名学》等著作。 中国姓名学开创者,中国家族开运姓名学创始人、奇门遁甲姓名学创始人。严谨系统地结合奇门遁甲与中国汉字数理,构建中国姓名学完整体系,为人生开运建立了科学可靠的系统和方法。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19 − 2 =

    插入图片
    周师微信 周师微信
    周师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