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对于封闭自足思想的克服与超越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道德经》对于封闭自足思想的克服与超越
0

 

摘要:《道德经》五千言有时会受到助长民族惰性,使民众封闭自足、不思进取的指责,本文回应并反驳了这一观点,从相反的角度认为《道德经》含有改善外部世界、积极进取的思想,老子的道论是递进论与循环论的统一,对于递进的深切领悟使老学可以化为成功的社会实践,故老学不是固步自封的,而是善于进取的。

关键词:《道德经》  进取  渐进论

 

 

同西方文化相比较而言,中国古代文化相对具有较强的自足性,而封闭自足的文化会造成国家和民族的落后,所以一些人归本朔源,进行文化上的思考,将造成自足的原因归咎于某些古代典籍,认为《道德经》具有强烈的消极思想,是造成国民性麻木、不思进取的重要原因,如范又琪先生在为《道德经俗译》一书作的序言中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至于严格的学术著作,对《道德经》消极倒退方面的指责往往更为严厉:

 

(老子)所认识的转化是循环,而不是上升的。……“复”就是倒退。[1]

 

它(《道德经》)从道法自然,归根复命,又走上了自然命定论,并且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比之孔墨却反而落后,所以这个体系本身就是个矛盾。另外“道”本身最终也是一个封闭的体系,“道”生万物,万物又复归于 “道”,这和它的辨证发展观又是矛盾的,辩证法的锋芒终于为循环运动、复归于静的“道”体所窒息。[2]

 

《道德经》真应该背这种封闭自足、不思进取的恶名吗?笔者对此提出两点疑义:

一.如果老子的思想是简单的循环论,那么他的思想基本上就处于和邹衍相当的水平,为什么老学能作为一门重要的学问,历代研究者不衰而且备受推崇呢?更有可能是我们低估了老子的学术水平。

二.一个民族有自己固定的较一致的心理习惯、审美倾向,这种习性或倾向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不是一部书所能决定的。如老子教诲人去“无欲”、“不争”,人们未必会做到,甚至未必愿去做;教诲人“知足常乐”,人们一般也做不到。事实上民族的惰性心理更多的是由于长期以来封建阶层的堤防过重,下层人民的抗争一般无益,而受罚又非常重造成的。

据《辞海》注释,“自足”的含义是“自感满足”。这与老子所说的“知足”在表面意义上很象,但在实质上却很不一样。其中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目的上。“自足”的目的是为了闲适和自我陶醉,除此之外没有更深刻的目的;而在《道德经》语言环境下的“知足”却有更深刻的目的:是为了暂时舍弃对外物过多的追求,提高人内在生命的层次。得道之人内在生命层次的提高不是与外物隔绝的,它可以表现为极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如庄子所谓的“渊默而雷声,心动而天随”,也可以改造外在的功利世界、物质世界。只是老庄认为只要内世界得到“道”的浸润与提升之后,对外物的改造是很简单的事情,故对于前提(怎样悟道)多写,而将后者(用道教化万物)简单地带过了。仔细求证,得道之人用内世界应对万物的描写是存在的。如《老子》第五十章: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这里强调的是得道之人具有极强的亲善力,感染力,改善了外部环境。

《庄子》对此有进一步的发挥,如《大宗师》篇:

 

故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

 

《德充符》篇: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丈夫与之外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国无宰,寡人传国焉……”

 

《庄子》的旨意是非常轻功利的,但对得道之人的改造能力并没有怀疑,只不过采取的是寓言的形式来大而化之,极而言之,说明“道”可以曲折地有为,但同时又暗示偏重于有为的“道”难以达到终极目的,在终极意义上不如“无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老子》所讲的“知足”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指的是在物质世界里的追求有所敛藏,回到人的内心世界去省察,去悟道,警醒自己以往出现过的和未来有可能出现的过失,并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这跟形容我们民族惰性常用的“自足”一词是毫不相同的。

当然,一些人对于《老子》的误读可能会把“道”的思想当作止步不前、固步自封的思想,这不是老子本身的错。《老子》的成书年代太久远了,在词汇不够丰富的时代,写成一部高度抽象的纯哲学著作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不能苛责老子,而是要尽可能地做深入了解,避免望文生义。对此,陈鼓应教授作出了较好的说明:

 

一般人常以为老子思想是消沉的、厌世的或出世的。照成这种误解是由于对他的重要观念望文生义所致,例如:无为、不争、谦退、柔弱、虚无、清净等观念都曾被人曲解。其实,“无为”是顺应自然,不强作乱为的意思(这观念主要是针对统治者提出的)。“不争”是不伸展一己的侵占意欲,(这观念主要也是针对统治者提出的)。“谦退”具有不争的内涵,要人含藏内敛,不显露锋芒。“柔弱”的观念意在不可峙刚凌物、强悍暴戾。“柔弱”并非懦弱,老子所说的“柔”含有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的意义。“虚”是形容道体的,如四章上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冲”训“虚”,意指“道”体是虚状的,虚状的“道”体却能发挥无穷的功用来。又如五章上说:“天地之间,其犹橐乎!虚而不屈。”这里是说天地之间是虚空的,但万物却从这虚空中蓬勃生长。可见这个“虚”含有无穷的创造因子。用在人生的层面上,“虚”含有深藏的意义。……从上面简略的解释中,可以了解老子这些观念不仅没有消极的思想,相反的,却蕴涵着培蓄待发的精神。[3]

 

从陈鼓应教授对各个概念的认真辨析中,我们重读《老子》,就可以发现,老子的“道境”和自足境界是大不相同的。自足的境界,应当是一种盲目的满足,自我欣赏,对外物的真实情况缺少兴趣的样子,在这种境界里没有悲剧因素,没有缺憾,类似于中国古代的才子佳人小说,男女双方都才貌双全,还要门当户对,都是官宦出身,还要加上男方科场得意,女方显名节于妇林,皇帝主婚旌表等。这种自足显示出一种强烈的单纯性。而审视《老子》描绘的道境并不是那样一种单纯化的幸福和满足的感觉,老子是非常强调不自足和缺憾的: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这段引文显示出老子已意识到直接的、表面上的美满是不足取的,需要引入不自足的缺憾,来达到“大成”、“大盈”等目的。可以说,老子的思想,是一种有意识的渐进。又如: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

《道德经》第二十章

 

这里描写的是一种特立独行、不满现实、上下求索的境界,同单纯明朗的“自足”快乐迥异。

与批评《道德经》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观点相反,笔者认为,老子是知道自足带来的害处并用自己的理论去极力克服的,老子的循环论并非简单的循环论,而是包含了渐进论的循环论,在总体上,是循环论的框架,而在循环的上升阶段也承认渐进,这是老子与邹衍、董仲舒不同的地方。张岱年先生称老子的理论“以为更新再始即复反于初,陷于简单的循环论” [4] 言之过苛。

《道德经》有许多重视渐进的地方: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那么,究竟老子的渐进论是否最终被循环论所“窒息”、“淹没”了呢?不是。因为上述论调有一个前提,即渐进论正确,而循环论是错误的。而在老子的心目中,二者都是正确的理论。在经历了一个对循环论过早否定的阶段以后,从今天来看,循环论也越来越显示出其具有合理的一面,不容轻易否定。循环论和渐进论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段来说的,二者同为正确的理论。在《老子》的体系中,二者实现了并存。所以老子既主张“生而不有,为而不峙”,鼓励人们去创造;又主张“复归于无”,减少外在的压力。

对于循环论和渐进论的同为正确,四川大学的张松辉教授举了一个很恰当的例子。

 

比如一个人,他出生以后,在正常情况下,他的身体不断强壮,知识不断丰富,他就可以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一直到成为著名科学家,“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这个过程看,自然是递进式的。但问题是,一个人的发展并非到了著名科学家的阶段就停止了,他还要向前发展,而这个发展的终点就是这个人逐渐返回到原来的状态——身体渐渐衰老,智慧和学识的不断递减,一直到一无所有的死亡。一个人的发展过程,就构成了老子所说的“无——有——无”的循环过程。[5]

 

因为层进的关系,老子并非只谈“虚无”,相反,他在关注人内世界的同时,对于外物也是相当重视的。如:

 

“道”生之,“德”畜之,物成之,势形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 “德”。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这一节的大意是说,“道”与“物”混同构成客观世界,无形的“道”能够驾驭有形的物。更可贵的是,本节还提出了代表物与物之间关系的“势”概念,而对“势”的研究与转化肯定要借助于“道”。老子的这一观点极大地启发了中国的法家和黄老学派,因此可以说老子对于功利世界非常讲究应对之策,以“功成身退”为最高标准,并没有教人麻木守旧。

“道”是广大无际,囊括万有,无处不在的。而《道德经》是第一部系统论“道”的著作,所以写得全面而又有层次。笔者愚见,可以大致将“道”的层次划分为两层:

一.近层。应对外物和功利世界的层次,包括保身、持家、处世、治国等。

二.远层。对整体大道的体认,主要有扩展自己生命的深度,追求浩然长存的精神境界。

这两个层次,是两个有联系的话头。前者是实然,后者是应然,前者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感觉,后者更代表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显然,黄老学派是接着第一个话头向下发展的,而庄子是接着第二个话头向下发展的。我们后人在读《老子》的过程中往往会犯以庄解老的错误,过于强调老子的理想境界,错认为老子对现实世界不甚关心。事实上老子对现实世界抱有热切的改造期望,五千言中多次出现的“侯王”可以说明老子对自己学说的用世愿望和对于自己学说足以改良世界的充足信心。后来汉唐两代的历史也可以证明,道家清净无为的治国之术得到了成功的政治实践,老子和老学,对于外物是清醒的,进取的(有时会采取后退的形式)。那种认为《道德经》宣扬了退缩、封闭、自足的观点是不合理的,是不够实事求是的指责,造成以往中华民族性格中惰性一面的,应该是另有其他原因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册第42页。

[2]肖萐父《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上册第122页。

[3]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5页。

[4]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01页。

[5] 张松辉《老子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道德经》对于封闭自足思想的克服与超越

                      

     

周神松
周神松老师,笔名:洪秀全 【取名服务微信号:zsshxq】 毕业于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硕士学位。 著有《神松姓名学》、《中国姓名学》等著作。 中国姓名学开创者,中国家族开运姓名学创始人、奇门遁甲姓名学创始人。严谨系统地结合奇门遁甲与中国汉字数理,构建中国姓名学完整体系,为人生开运建立了科学可靠的系统和方法。
    上一篇

    附录一:六十四卦全图(中)

    下一篇

    浅评佛教哲学中的“方便”说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16 + 16 =

    插入图片
    周师微信 周师微信
    周师微信
    返回顶部